架空线的注意要点


发布时间:

2021-09-24

架空线上覆冰的部分通常是带翼的管状。此时,在大风情况下,架空线会产生低阶固有频率的自激振动,振动幅度很大,像野马飞奔一样振荡,称为驰振。舞动频率低(0.1~3Hz),振幅大(可达10m以上),多发生在导体覆冰、温度为0且有大风(10~20m/s)时。舞动通常很少,但一旦发生,就会持续很长时间,通常是几个小时。

        架空线上覆冰的部分通常是带翼的管状。此时,在大风情况下,架空线会产生低阶固有频率的自激振动,振动幅度很大,像野马飞奔一样振荡,称为驰振。舞动频率低(0.1~3Hz),振幅大(可达10m以上),多发生在导体覆冰、温度为0且有大风(10~20m/s)时。舞动通常很少,但一旦发生,就会持续很长时间,通常是几个小时。

  架空线有较大的横截面积(直径40毫米),分裂导线数量较多,架空线离地较高,舞动较为严重,概率变大。舞动时,架空线水平和垂直移动,并扭曲。驰振波是前进波,架空线上某一点的轨迹近似为垂直方向长轴的椭圆。

  分跨振动是分裂导线电路所有的。为了保持子导线的间距,在跨中以规则的间隔安装一个间隔棒。间隔棒之间的水平距离称为第二跨度。子跨振动(振荡)是风的尾流效应引起的子跨内子导线的水平振动,一般频率为1~5Hz,振幅介于舞动和微风振动之间,是架空线直径的4~20倍。由于同相导线较多,迎风面导线的尾流效应会使顺风面导线受到尾流效应的影响,引起导线上升振动。

  次跨振动会导致分裂导线相互碰撞,损坏导线,容易导致间隔线夹疲劳和断股,松开间隔线夹。解决次跨振动的措施一般是采用阻尼间隔棒,加大分裂导线间距,缩短次跨长度,合理布置次导线位置。

  架空线路覆冰增加了架空线路的负荷,产生弹性伸长,使弧垂大大增加。除冰时,只需一点外力,架空线的覆冰就会一起塌陷,架空线积累的弹性能量瞬间释放,引起架空线上下跳动,引起振动。除冰跳跃很容易使上下导体短路。因此,导线在结冰区域的布置应确保它们在垂直方向上交错足够的距离。

  当架空线受到稳定的横向风荷载时,会产生风偏角。风速变化时,架空线以风偏角为中心在一定范围内摆动。在最坏的情况下,两条线路之间距离的变化可能导致相间闪络。加长横担增加线间距是保证风摆下距离安全的常用方法。架空线常用的防振措施主要有防振锤、阻尼线、护线和合理选择架空线路平均运行应力等。此外,还有其他防振措施,如避开易振动区域,采用柔性横担、偏心夹、防振夹、回铺导线等。

 

架空线